首页 > 产业动态 > 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中国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心  2018-08-14  浏览:

  新时代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迫切性


  人工智能是人类在经历机械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和信息工业之后,由知识与信息共同结合的产物,其代表的是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从国际经济竞争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加快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产业,正日益成为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主要国家都已出台相关的战略规划予以支持。


  2018年,美国白宫主办了美国人工智能峰会,讨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相关政策,目的在于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领先地位。在加拿大,政府2016年~2017年共投资13亿加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以及人才战略的实施。事实上,加拿大政府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投资已持续数十年,累计投资额高达数十亿美元,一大批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专家也最早投身于加拿大的相关领域研究。


  在日本,政府为了顺利实现人工智能的产业化,早就制定了相关路线图。按照日本政府的计划,他们将分三个阶段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以此大幅提高日本的物流、制造、医疗以及护理等行业的效率。日本政府已经将人工智能技术视为带动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高尖端核心技术。


  在韩国,政府在2018年提出将在未来5年内投资2.2万亿韩元(约合13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发核心人工智能技术,并且计划在2022年前成为该领域的全球巨头。因此,全球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期,主要国家争先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布局。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形成国家竞争的新分水岭,将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博弈的核心阵地。新时代我国必须树立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广泛应用,实现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新时代人工智能助力供给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背后反映的现实,是供需结构的错配以及要素配置的扭曲。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必须把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优化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推进我国经济转型,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


  我国14亿人口中的一半以上均为网络用户,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海量数据源,使得企业得以利用庞大的数据库来发展机器学习,可以说在我国推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工智能技术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基础,能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对市场的供求变化进行精准分析,进而总结出现阶段市场的一般规律,并且预测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使得供给侧能够不断地适应需求侧的升级,做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性匹配,实现消费领域和制造环节的智能化。因此,人工智能将成为新时代下有效纠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通过实体经济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推动实体产业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创新,进而全面提高整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孕育着堪与上世纪互联网诞生相提并论的重大科学突破,未来将成为与劳动、资本和土地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新型生产要素,同时智能化也将作为未来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主要标志。当人工智能不只是单纯作为增强生产率的工具,而是作为一项全新的生产要素时,将有潜力为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潜力拉动我国经济总增加值提升7万多亿美元,劳动生产率有望提升27%左右。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商业需求特别是互联网需求的推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传统产业进行渗透。对于传统实体产业而言,这将是一次推动产业提升的重大契机,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进而培育新动能,创造新的增长点。


  新时代人工智能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走向“智慧社会”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论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提出了“智慧社会”这一全新的科学理念。“智慧社会”理念是对“人工智能”概念的拓展与升华。智慧社会是以高效、和谐、可持续作为基本坐标的一种新型社会,以网络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结构特征,将作为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而加速到来。


  以人工智能构建网络结构型的智慧社会,将大大提高资源科学的优化配置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尤其是城市层面进行渗透服务,实际上是服务实体经济新理念的落地。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在助推智慧社会建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更有效、有序的“智慧社会”也将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通过推动智慧社会的社区建设、城市建设、大众创业、产业发展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等各方面发展,将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深化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必须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深化发展智能实体产业和智能生产性服务,促进智慧社会建设,从而实现社会特别是城市管理智能化,最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企业是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关键


  2018年1月,习总书记在致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提出广大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坚守实体经济,落实高质量发展”,充分说明了企业是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振兴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在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可以进行各个层面的技术创新,也会推动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创新。但企业在应用、发展人工智能时,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劣势。传统的监管模式可能与这些商业模式创新并不适应,新时代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改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采购人工智能所必须的基础软件、计算机视觉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开发平台、云计算服务等支撑手段,以优惠或者免费的价格提供给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使用。同时要对于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创新应采取包容、鼓励、支持的态度,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采用先发展后监管的模式,切实促进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中国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成果《智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