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动态 > “智能三宝”助力输油管道安全

“智能三宝”助力输油管道安全

中国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心  2019-05-07  浏览:

  “智能三宝就是好,管道安全少不了。科技强安威力大,平稳运行有保障。” 这是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员工编的一个顺口溜。现在,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管道智能化系统己经成为该公司的“智能三宝”。面对距离最长、站点最多、工艺运行操作最苛刻的6282公里成品油管道,“空中无翼鸟、站场侦察兵、管道智多星”用优异的表现征服了困难。公司连续8年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智能第一宝——


  无人机


  无人机有“空中无翼鸟”的美称,给日常巡线起到的作用,成为“智能第一宝”。该公司拥有92台巡线无人机,组建了无人机大队,49名员工取得无人机飞行证。全线已完成三轮无人机安全巡线,累计飞行里程达到3万公里,实现了无人机巡线常态化。无人机对管道沿线自然环境、社会情况进行高空巡查及影像拍摄,通过对比分析重点排查第三方施工、占压、地质灾害等问题。截至目前,通过无人机巡线发现并处置306项问题。


  “无人机巡线速度快、覆盖面广,且不受地形影响,环境适应能力强,大大弥补了人工巡线的不足。”管道处副科长李伟介绍,这种为管道巡线量身订做的专用无人机性能优异,在大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仍能正常作业。同时,环境适应性好,能适应低海拔和高海拔,高温和低温,满足华南成品油管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公司还不断提升无人机智能化功能,实现程序化自主飞行,沿着设定路线自主巡线,并将图像数据实时传回给管道管理人员。同时,他们通过综合应用光纤通信、人力巡检、视频监控等技术,逐步建立起基于无人机的空地一体化安全防控体系。


  智能第二宝——


  巡检机器人


  如今,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己用上了第三代,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站场侦察兵”。


  过去,遇到风雨、雷暴天气,人工巡检不但危险性高,而且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地方难免会出现疏漏。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红外线设备不但可以到达肉眼观察不到的地方,准确性也更高,有效解决了恶劣天气下巡检难度和危险度大的问题,提高了巡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时间回到2016年12月28日,公司斗门站开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调试安装。但刚开始,机器人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站场环境,试行过程中仍存在着漏检、错检设备的情况。半年后,经过100余次的调试,该站更换了第2代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监控设备、分析仪表的精确性、匹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适应输油任务繁重的主输泵站,2017年10月11日,公司又改进了机器人的部分功能,第3代智能巡检机器人也随之应运而生,并在广州南沙站开展了试点运行。试运行结果表明,第3代智能巡检机器人设备识别功能更明确、数据采集功能更精确、智能分析功能更准确,己成为真正的站场侦察兵。它


  “不管是在恶劣天气下或是在高温环境中,只要向它发送指令,一样可以正常工作。”已经和智能机器人交上好朋友的南沙站站长曾志杰说。


  智能第三宝——


  管道智能化系统


  该公司按自身的成品油管道现状,开发了具有华南特色的管道智能化系统,具有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五大特征,目前处于国内成品油管道企业先进水平。大家都很形象地把它称之为“管道智多星”。


  作为“智多星”的开发者之一、设备技术处副处长谢成表示,管道智能化系统与无人机管控平台、巡线管理系统、站内智能巡检平台等数据共享,与无人机、巡检机器人协同联动,有力地强化了空地一体化巡护管理,提升安全防控能力。


  “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通过该系统,辖区内的管道主体信息能够及时掌握。”妈湾站外线管理员周裕豪对“智多星”的作用感受深切。


  为了这套智能化系统,该公司实施全线每2公里1个点的开挖验证标准,采集了138万笔数据,拍摄了246处高后果区的720°全景影像,实现了10380张竣工图纸与管道中心线的准确匹配,从而建成了一套可查、可视的智能系统。


  “通过该系统,即使人在广州中石化大厦6楼中控室,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管道沿线任何地方的管线信息和周围环境状况。”在调控中心控制室,值班长介绍着这套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在显示屏上,随着值班长熟练的操作,远在贵阳的某段管线本体、附属设施和站场设备设施等信息也随即调出,管道附近的鱼塘、道路、房屋甚至居民活动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据谢成介绍,系统中建立风险动态管理台账和红、橙、黄、蓝风险分布图,开发风险识别和分级管理功能,对治理难度大、周期长的风险点进行全过程监督,实现对隐患信息的定点管理和实时跟踪,完成了多处隐患治理。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国有大型管道企业,我们要持续推进‘科技强安’工程,发挥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管道智能化系统的作用,用心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化管道企业。”公司总经理田中山说。

 

 

 

 

 

中国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成果《输油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