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猪副产项目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心 2012-06-16 浏览:
特点:以市场销售为重点,在研究该产品的市场规模、供需平衡、价格走势、竞争格局的基础上,对产品的渠道特征、渠道基本管理要素与供应链、渠道控制等方面展开深度调研分析
典型用户:食品企业、贸易企业
【行业背景】
我国冻猪副产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十余年大发展到90年代中期随着一大批肉类加工企业的崛起进入到快速成长期,冻猪副产行业标准也相继出台,2000年后向着规模化、标准化、产品多样化、高端化发展。
【客户需求】
客户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二十多年来,集团始终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消费持续升级和需求刚性的形势下,该集团日渐看好冻猪副产品深加工业务的市场前景。但由于没有旧的资源可用,市场销售需要重新搭建平台和渠道,为此特定制此报告以供参考。
【报告节选】
冻猪副产细分市场上游关联性分析
冻猪副产细分市场上游为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生猪养殖规模、生猪价格、屠宰技术与加工技术对冻猪副产行业的供应量和供应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
图1-1 生猪产业链
冻猪副产销售模式策略
1、网络+平台的复合模式
前提是:经销商须具备经营实力和忠诚度且网络健全。平时以网络运作为主,经销商以正常的吞吐量和正常的价格供货,并按公司政策指导二批商进行正常的市场运作。但在特殊情况下,如阻止竞争对手给二批优惠送货时,必须及时有力地采取零售点封杀,由经销商直接面向终端且供足货,让其无余力再从其他二批商处进竞品。
2、直销+网络的复合模式
以直销为主的冻猪副产品生产商,为了弥补农村市场和自己无力直接送达的零售终端,可在各地区或农贸批发市场设置为数不多的经销商,通过经销商的网络,努力做到拾漏补遗。
图1-2 冻猪副产销售的4种模式策略
3、农贸批发市场+平台式销售或网络销售的复合模式
农贸市场的批发商要想改变日益丧失的优势,惟一的出路是进行职能创新,改“坐商”为“做商”,尽快提高服务意识,加强送货功能具备铺货能力,越过二批直接向终端零售店供货、为消费者服务。另外,农贸市场的批发商可选择区域,选择常来进货的二批商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形成自己的销售网络,将辐射优势与网络销售、平台式的深度分销优势相结合。
4、网络销售+直销的复合模式
在超市迅猛发展的今天,全靠网络销售,通过经销商做大型超市已阻碍了销售的发展。以网络销售为主,辅以一定的直销力量,由厂家直接做大型超市和经销商难以涉及的特殊终端,既可直控重点,又能拾漏补遗,还可对整个市场起到控制、调整的作用。这种模式不失为一种两手硬的好方法。
冻猪副产渠道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1、按照渠道长度的不同划分
图1-3 冻猪副产品渠道长度构成
【注】:①直接渠道(零层渠道)指产品从生产者直接流向最终消费者或用户的过程,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工业市场多采用这种渠道;②间接渠道指产品从生产者流向最终消费者或用户的过程中经过一层或一层以上的中间环节,消费者市场多采用这种间接渠道
2、按渠道终点用户对象的不同划分
图1-4 冻猪副产品渠道对象构成
【注】:①消费者市场渠道终点用户是消费者;②工业市场渠道终点用户是产业用户
【客户反馈】
该报告对于客户重点关注的市场渠道部分给予了详尽的阐述,其中把冻猪副产品细分为工业和食品用两大类并分别对齐销售渠道特征进行了分析,客户认为这是报告的一大亮点,表示对该份报告的质量非常满意。